今天是打假“3·15”,在没有“3·15”的文物伪古代,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古人保护同样严格。在南京市博物总馆,何防就有不少文物展现了古人是打假如何“打假”防伪,保障商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文物伪。
打击“缺斤短两”自古以来就是古人大家关注的重点。《秦律十八种》记载,何防“为器同物者,打假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文物伪”“有买及买(卖)殴也,古人各婴其贾。何防小物不能各一钱者,打假勿婴。文物伪”秦统一六国后,古人将统一度量衡推行到全国,大家的买卖交换开始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要求单价一个小钱以上的物品都需标明价格。在南京市博物总馆就收藏有战国时代六枚一套的环形铜砝码。专家介绍,在古代砝码又被称为“铜环权”,它专为与天平配合使用而设计,说明当时已具备了十分精确的测量标准。
“商标”是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是消费者购买选择的重要参考。中国古代的铜镜上就出现了各类“商标”。南京江宁区博物馆馆藏的“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铭文铜镜就是一个典型。这面铜镜六出葵花形,小圆钮,素缘。铭文中的“照子”即镜子。宋代为避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名讳,改镜子为照子。这面铜镜说明是湖州当地“石家”出品。这种标有私家姓氏和店铺所在地的做法,不仅说明宋代湖州是生产铜镜的产地之一,也说明宋代铜镜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
《礼记》有云,“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一制度要求工匠在器物上刻写姓名、籍贯等信息,既体现工匠对质量的承诺,也便于官方对产品质量溯源追责。从秦代的青铜戈到南京的明城砖,这些都是古代器物上“物勒工名”的典型案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国新办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据介绍,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矿产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打造了领先世界的资源供应体系。锂矿是新能 ...
两会茶声音|地方代表关注这些茶议题③_南方+_南方plus2024年,各地“两会”开展期间,地方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围绕茶产业的热点、焦点纷纷提交相关提案,为促进茶产业发展发声,让我们来听听代表们怎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 刘浩)11月10日,第四届进博会落下帷幕。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按照“高质量、零失误”的要求,精益求精、善作善成,扎实推进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
SANME近日,上海市红十字会走进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一场面向企业员工的应急救护实操培训活动。此次活动是上海市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
“百校千人游北江”预约进行中,快来一场百所高校与清远的亲密接触_南方+_南方plus3月17日,清远好风土·2024清远马拉松赛将鸣枪开跑,作为赛事的一大亮点,高校马拉松联赛将同期举行。据介绍,本次赛 ...
为进一步营造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发挥家发镇映山红志愿服务的关爱力量,1月25日,南陵县家发镇马山村组织志愿者开展入户慰问困境儿童活动,为孩子们送去爱心助学金,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