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玩具一种外观具有迷惑性的营销“假水”玩具在儿童中广受追捧。这种玩具的底线外形很像缩小版的饮料瓶、矿泉水瓶,玩具瓶身上印有“乳酸菌”“气泡水”等字样,营销瓶内液体呈透明或者半透明状,底线具有一定的玩具流动性,有些“假水”还散发着清香,营销看起来像一瓶小饮料。底线针对此类产品,玩具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消费提示,营销提醒家长应谨慎购买“假水”玩具,底线避免孩童误食。玩具(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如今,营销儿童玩具可谓五花八门、底线数不胜数,可以说只有家长想不到的,没有商家做不到的。为了吸引小朋友,商家在玩具上“施展”了各种手段,不仅种类功能日新月异,还通过动漫、游戏中的角色形象拓展销售。在商品包装上,商家通过鲜艳炫目的色彩、呆萌可爱的造型和新奇流行的宣传文字,常常让小朋友们一眼看到就转不了身、迈不动步。但是,成功的营销也要有底线,售卖儿童玩具,必须要把维护儿童安全健康放在首位,不能为了赚钱而刻意模糊界限、打擦边球。
以“假水”玩具为例,将“乳酸菌”“气泡水”等带有饮品特征的词语印在产品外观的明显之处,很可能误导孩童将其认成是饮料而食用。儿童认知能力较弱,出于好奇贪玩或受旁人挑逗,也可能会尝试食用“假水”玩具。据报道,“假水”玩具的实际产品名称为“水晶泥”,主要成分包括水、聚乙烯醇和色素,不仅普遍存在硼元素含量较高的情况,有的还含有防腐剂,一旦误食,可能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危害。
针对类似“假水”等玩具存在的隐患,需要商家、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损害儿童健康的情况发生。首先,商家在处理销售对象为儿童的商品时,要更加自律。相对于成年人,儿童认知能力、自律性、安全意识都不成熟,相同情况下受到伤害的可能更大。因此,在商品外观和宣传上,适合采取更“保守”的方式,不是食品的就尽量不要在外观宣传上突出食品属性元素,避免儿童和家长误读误判。其次,相关部门在日常监管中,针对儿童玩具用品的投诉反馈要调查跟进,对违法商家及时整顿查处。最后,作为家长,要注意对儿童的日常教育,特别是安全知识和生活常识,要不厌其烦、经常提及。对年龄小的儿童,尽量不要让其单独接触或购买带有一定危险性的玩具和商品,做到防患于未然。
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可以理解,但是将食品做得不像食品,或者将不是食品的商品做得像食品,可能会带来意料之外的风险。凡事要有底线,特别是儿童玩具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假水”玩具做得越“逼真”越像饮料,对儿童的潜在危害就越大。我们应保持合理警惕,为儿童创造更安全的环境,帮助他们远离危险。(清风)
责任编辑:张林保从装配工到“应急尖兵”的逆袭之路记徐工铲运装配分厂北线工段装配钳工 刘楚平在车间里,机器轰隆作响,生产线不停运作,刘楚平正弯着腰,熟练地吊装前车架上的翻斗油缸。这个1995年出生的小伙子,在装配线上一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在春节来临之际,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始预定行程、采购年货,为迎接春节作准备。2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春节期间秉持绿色消费理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维护 ...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5月30日,重庆市消委会联合重庆市茶产业协会、重庆市包装协会,向广大经营者与消费者发出“倡导茶叶适度包装 推动简约绿色消费”倡议,引导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自觉杜绝茶 ...
近年来,电动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概率呈上升趋势,在碰撞事故中高压线束破损或断裂将会引起高压系统短路、起火、爆炸等,严重影响乘员安全,并且相关法规也对电安全进行评价。高压线束为连接控制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外出就餐结账时,看到账单中多出来的、未提前告知的“餐具费”会觉得有点扎眼。虽然只是几块钱的事,但的确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类似的还有“餐位费”“茶水费”等,名称五花八门 ...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记者日前从广东省深圳市消委会获悉,深圳市消委会支持消费者对深圳国美电器有限公司集体诉讼案取得进展,12月1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通过立案。据了解,2022年以来,深圳市消 ...